(瑞大鳥 撰)

我最近越想越覺得,「存」和「在」根本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會這樣說,主要是因為我發現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常常會「存而不在」──人「存」著、好像在,但心卻「不在」。

舉例來說,難得有和家人一起共進晚餐的時光,我的心思卻在徘徊在明天的工作項目;又即使已經在與家人對話了,卻沒有真的「投入」心思去傾聽和表達。在同樣的家庭聚餐場景,對很多青少年來說,在腦海中浮現的,也許是網路遊戲的畫面,又也許是和同學之間的愛恨情仇,也很可能是對學業的愛恨情仇。

換言之,我們只在某些特定的時空領域中「存在」,在大部分的時候,我們其實是「存而不在」的。

但很有趣的是,我也發現,人最深的需求正是「存在感」,許多人努力一生,不過就是想肯定自己的存在,無論追求的是金錢、安全感、歸屬感、健康、名聲、權力、地位都可以算是對「存在感」的追求。事實上,若我們能仔細分析,會發現追求知識、專業、情感、快樂、成功、幸福、智慧等等也還是對「存在感」的追求。至於追求超越和解脫的人,可以說他們是非常渴望「存在」的一群人,因為他們努力要超越和解脫的正是人們「存而不在」的生活景象。

就人來說,影響一個人「存不存」的因素有很多,取決於上天、死神、爸媽(要不要生下你)、病菌、癌細胞……等等,不是自己所能決定的;但是既然一個人已經「存」了,「在」或「不在」卻是完全由自己決定的──當我的心思關注在這裡,我就在這裡。

「我在」代表我切切實實地活在「此時此地」,肯定「我在」的當下,就是滿足了我的存在感。我不必要等得到了金錢、名聲、情感、成就或智慧才能肯定「我在」。我的意思並不是「不必追求上述事物」,而是:「不必等到達到目標了以後才能肯定『我在』」,因為在追尋的過程中我仍然可以是「在」的,沒有哪一個時空中的我比較完美,我不必覺得過去或未來得我比較好,也不必覺得成功的我比失敗的我來得好。

如果把「存在感」的滿足與否定義為是否擁有某項事物、某段關係、某種智慧或達到某個目標,容易讓自己變成「有條件的存在」,這樣的情況會讓自己的生活多出了許多不必要的恐懼、焦慮和擔心,讓自己在很多時候處在「存而不在」的情況。

要滿足「存在感」的需求,我唯一該關心是:我「在不在」此時此地?如果答案是「我不在」,那我們可以接著問:這樣的情況是我有意識的嗎(我清楚自己的現狀嗎)?有趣的是,當我們在回答上述兩個問題時,我就已經「在」此時此地了。除非現在是你享受沉思的時間,要不然也不需要再往下問自己其它問題了,專注做此時此地的自己該做的事就可以了。因為如果持續問:為什麼我會這樣?又會讓思維把自己帶離此時此地了。

存在圖片.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小菁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