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玉珮       出處:親子天下


「你的孩子有同齡玩伴嗎?孩子從學校回到家裡感到孤獨嗎?……」父母如何幫孩子找玩伴?3個原則、4個方法提供現代家長參考。

朋友在人的一生舉足輕重,而玩伴是孩子最初的朋友。許多研究也指出,孩子可以從與玩伴的互動中,認識自己、發展友誼、發現新經驗、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變得比較獨立與自信。玩伴對孩子身體、社會、情感以及認知的發展有相當正面的幫助。
然而,自一九六○年來,隨著都市化、小家庭化、玩具精緻化,孩童的社會性遊戲已大幅減少,又因為少子化以及父母採取過度保護,孩子與玩伴自然互動的機會日益不足,形成當代教養下一代的新興議題──「玩伴危機」。

玩伴危機的警訊

「你的孩子有同齡玩伴嗎?孩子從學校回到家裡感到孤獨嗎?……」在實施一胎化政策的中國,有媒體向父母讀者拋出連串問題,並以「玩伴危機逼近孩子」為標題,嚴肅地拉起孩童缺乏玩伴的警報。

少子化的全球浪潮正驚濤拍岸。台灣近年來出生率幾乎逐年創新低,平均每年少一萬多個新生兒。幼稚園裡獨生子女的比率也愈來愈高,在台北都會逼近五成。
「玩伴危機」對台灣下一代影響如何?目前不得而知,但一些警訊卻值得關注。

●「親子天下」的調查顯示,國 中小老師有七成認為,學生在人際關係上的問題「嚴重」或「很嚴重」。每五個國中小學生就有一位覺得自己在交友上「有點困難」或「非常困難」。也有超過六成的國中生以及超過四成的小學生表示,休閒時最常做的是「上網」。

● 兒福聯盟統計兒童專線接獲的求助電話,發現兒童最煩惱的是同儕相處問題,其次才是課業壓力以及父母的過度干預。

「從少子化、都市化、生活網路化等這些難以逆轉的社會趨勢看來,目前孩子出現的人際問題,未來恐怕會更嚴重」,心理師杜淑芬指出,這使得玩伴對孩子的重要性更加突顯。

幫孩子找玩伴

「我只有生一個孩子。兒子渴望玩伴,感到孤獨,我們做父母怎麼陪伴都無法替代同儕,同儕有時比父母重要」,師大公領系教授蔡居澤說出這一代父母的心聲。
面對孩子可能的玩伴危機,同樣只有生一個孩子的台大心理系教授雷庚玲分享自己的對策,「常常幫孩子找玩伴」。
父母如何幫孩子找玩伴?
首先,宜掌握以下三原則:
1.隨著孩子的年齡漸長,父母應從主導轉為幕僚。
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對玩伴的看法與需求也會有所不同(參考表一),父母的角色要隨之調整。心理諮商師杜淑芬說,「父母從主導轉為幕僚,慢慢的放手就是給孩子時間和空間發展在人際的主動性,以及培養不同的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齊克‧魯賓在其所著的「小朋友的友誼」書中就建議:五歲以下小孩,與玩伴的互動機會由父母來安排;孩子五到七歲,父母就要徵詢小孩的意見後再做 安排;八到十歲的小孩,可以在父母的幫忙下由孩子自己安排;孩子十到十二歲,就可以自己規劃活動,但時間和日期必須經由父母的同意。

2.父母不過度干涉、也不過度操作孩子與玩伴的互動
八頭里仁協會副理事長、從事青少年及兒童諮商工作多年的楊俐容提醒父母,「要把握最少涉入原則」。
例如孩子的人際發展大致上沒有問題,就不需要安排許多活動。同樣的,對孩子要和玩伴玩什麼?怎麼玩?或者玩出爭執、問題時怎麼辦?除非必要,父母宜鼓勵孩子與玩伴溝通、決定。

3.安排同齡玩伴的相處經驗,也要安排有混齡的玩伴團體。
過去孩子在家族裡有大的帶小的,走出門也有街坊鄰居的大哥大姐可以跟前跟後,但現在孩子從小就少了「生活上的玩伴」,混齡玩伴顯得更為重要。

楊俐容觀察,如果讓孩子選擇玩伴團體,容易選擇同齡的,也很少會選擇和比較小的孩子在一起;因此父母需要幫孩子營造混齡互動的經驗。例如對較大的孩子安排志願服務活動,可以讓孩子在團體中學習照顧別人、幫助別人。

友誼始於家庭

「學校裡的同儕關係過度競爭導向,」胡慧美一家三口在兒子小三時從加拿大回台灣後如此發現。孩子在校時間佔平時很大的比率,同學關係是生活的重心,但大多數同學計較的是分數,老師重視的也不是同學之間如何相處。孩子需要學校以外和玩伴相處的機會。
父母若想幫助孩子結識或維繫玩伴,要從何做起?套句美國知名親職諮商專家蜜雪兒‧玻芭的說法,「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經常在家中舉辦活動。」邀孩子的玩伴到家 裡玩,是認識孩子的玩伴以及對方父母的絕佳機會,而且可以從中觀察小孩和玩伴互動的情形,讓父母更知道如何幫助孩子增進社交能力。

「友誼始於家庭」,有幾個方法可以幫孩子找玩伴:
1.營造家庭自由遊戲(free play)場
「氛圍最重要,孩子覺得安全信任,自由遊戲就開始了。」很有經驗的媽媽林美玲說,小孩能和其他小孩在一起就很開心,不太會在乎其他東西。她要做的就是不要讓 七、八個孩子玩到失控、發生危險,並且準備一些點心飲料。還有,一開始先把家裡環境介紹一下,告訴孩子們垃圾要如何處理,用過的碗盤要收到水槽等等。

2.舉辦跨家庭的親子電影欣賞會
「親子電影欣賞會」,則是胡慧美、陳宜娟等幾位媽媽為讀同校的小四孩子們在家裡營造的另一種玩伴互動天地。
每週五晚上在陳宜娟家裡,一台筆記型電腦、一部單槍投影機,還有一面空白牆壁,幾樣簡單的設施,小小客廳變成孩子們感情與看法交流的大大空間。

3.組織play group(遊玩小組)
加入play group,讓吳孟樺的兩個女兒從小就有一群比較固定的友伴陪他們一起遊玩長大。
遊玩小組比較組織化,尤其適合學齡前的親子參加。小組輪流到每個成員家裡,由當家的媽媽輪值設計並帶領活動。說故事、玩美勞、做餅乾、唱歌表演,「遊戲愈貼近小孩的生活經驗,愈能讓孩子動手,孩子會很愛」。

4.結伴到大自然遊玩
一年多前賴素燕和兒子加入荒野保護協會的「炫蜂團」,「我們就像一個大家庭,兒子多了混齡同伴相處的生活經驗,也交到很麻吉的朋友」。
「結伴在大自然遊玩」,是賴素燕增加孩子從小與其他小孩相處機會的方式。她說,大自然是很好的養分,人在大自然裡比較能眼開心開,孩子們的互動也比較海闊天空。

同村協力給孩子足夠的玩伴

教養小孩需要「同村協力」。孩子不只是需要社區所有大人一起照顧、一起教養,更重要的是,「還要有社區所有孩子一起遊戲長大」,「教養迷思」作者朱蒂‧哈里斯如此強調。

面對可能的玩伴危機,父母可以建立夥伴家庭、形成心靈社區,給孩子足夠的玩伴,也給了孩子一生受用無窮的能力與情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小菁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